![]() |
最新动态:
为了更好地开展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获得政府环境信息,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特编制本指南。
一、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范围
向社会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范围参见《哈尔滨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目录》。
二、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形式
对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主要通过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http://www.yahoochromejp.com)以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http://www.harbin.gov.cn)和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平台公开。
三、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主要内容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二)环境保护规划;
(三)环境质量状况;
(四)环境统计和环境调查信息;
(五)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
(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及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
(七)大、中城市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
(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受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结果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的项目、依据、条件、程序和结果;
(九)排污费征收的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实际征收数额以及减免缓情况;
(十)环保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
(十一)经调查核实的公众对环境问题或者对企业污染环境的信访、投诉案件及其处理结果;
(十二)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
(十三)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
(十四)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
(十五)环境保护创建审批结果;
(十六)环保部门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及其联系方式等情况;
(十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环境信息。
下列政府环境信息免予公开:
l.属于国家秘密的;
2.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
3.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造成不当侵害的;
4.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但法律、法规和本意见另有规定的除外;
5.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6.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情况。
主动公开以上信息的时限为信息产生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有规定公开时间范围,按照相关规定时限公开。
四、依申请公开的有关事项
(一)受理申请机构
受理机构:市环保局机关党委(环境信息公开办公室)
办公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西楼0417室
受理人: 刘天峰
办公时间:9:00-12:00,13:30-18:00(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86772254
邮政编码:100021
(二)申请的提出
1.网上申请。申请人可通过通过“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栏目提交申请。
2.信函申请。申请人可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哈尔滨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表》邮寄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申请表可自行下载。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哈尔滨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
3.传真申请。申请人填写《哈尔滨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表》传真至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传真:86772252
(三)申请的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的内容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的形式要求;
4.申请人对所申请公开内容有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
(四)申请的处理 市环保局机关党委(环境信息公开办公室)在收到《哈尔滨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表》后,将进行登记。并在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组织各业务机构作出下列答复:
1.属于已公开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可以获得该政府环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2.属于公开范围未公开的,将依相关规定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公开,并告知申请人获得该政府环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3.属于免予公开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4.不属于环境保护工作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该信息的所属机关及联系方式;
5.申请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不存在的,将告知申请人;
6.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将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五、监督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市纪检监察部门投诉。
此外,也可以向监察机关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
[返 回] | [关闭本页] |